杭州美术培训:绘画是从未停止的变局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6-11-07  ·  作者 吴越画室
    在《艺术发展史》中,贡布里希用"图式与修正"理论阐释了模拟形似艺术的制作过程,指出了排错、修正在知觉再现中的重要意义,并且认为也正是由于在图式基础上形成的心理定向的“顽固性”,才更见出艺术大师努力抵制这种定向影响的难能:艺术家不但要同公众习惯的图式体系作斗争,更重要的是要同自己心理上积淀的观念性图式和由此形成的心理定向作斗争,并且尝试新的匹配。
    显然,贡布里希的“图式与修正”理论是从发展与创新的两个维度建立了再现艺术“科学写实”的艺术史发展之路的。其实,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亚里士多德就首次提出,对艺术的创作和回应具有生物学甚至神经生物学的基础。
    无可否认,我们有理由可以将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追溯到其老师柏拉图。毕竟,在《会饮篇》、《国家篇》、《蒂迈欧篇》以及《法篇》中,柏拉图经常暗示我们人类的生殖本能、美好的品质、天性和教养其实是生物学上的,是神经可塑性而非机能的结果。甚至,无论人类还是动物,某些有助于生存下来的偏好也是天生的,这种偏好作为一种神经编码已经成为遗传物质的一部分。虽然他并未认识到所论现象的这一生物学意识。
    作为柏拉图最重要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基于其特殊的生物学教养,在几部重要著作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我们有两种观看方式,一种是知觉的,一种是想象的;我们有两种行为能力,一种是推理能力,一种是理论或思维能力;以及我们在推断“这即是某某事物”时的乐趣。作为这一传统的独创者,即使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模式和方法运用到各类艺术史中难免会失效甚至危险的错误,然而对于我们理解视觉经验、精神影像、梦以及白日梦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他将人类看成是生物学样本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寻找规律这一研究艺术行为的科学方法所具有的价值也是值得肯定的。
    绘画作为一种用眼“看”的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的视觉语汇与视觉机制。艺术家天生的模仿能力对艺术形象的转化就是阿波罗尼乌斯所说的模仿技能的一种,即绘画是凭借手和脑进行的模仿。还有一种是只利用大脑进行的模仿,即观看绘画作品的时候以神经为基础的移情作用让我们得以分享一些类似的情感。
    因此,杭州美术培训认为,绘画某种意义上是一件一直在进行中的作品,是一个从未停止的变局。无论是在古希腊罗马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中,正是我们的日常经验和经历的行动与情感相结合的变化确立了以神经学为基础的新的“图式与修正”。
杭州吴越画室logo
杭州吴越画室
始创于2001年,专注高考美术培训,22年砥砺奋进,铸造辉煌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巨利路39号

13705716698(办公室热线)

13705716698(微信同号码)

在线咨询 我要报名

吴越画室报名/留言表
请认真填写表单,我们将会在10分钟内联系您